中華民國自由通訊傳播協會

Association For Free Communication

自由之家:全球新聞自由度12年來最低 香港引發關注

發表留言

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公佈報告,指出全球新聞自由在2015年度跌至12年來新低。香港銅鑼灣書店員工失蹤及中國加強媒體監管力度也在報告中被提及。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每年都會公佈全球新聞自由調查報告。週三(4月27日)公佈的報告顯示,造成2015年度全球新聞自由度降至12年來最低點的原因包括媒體記者在中東、墨西哥受到暴力威脅,香港的言論自由受到侵害等等。

報告中提到,中國是世界上「最受限制的媒體環境之一」,2015年政府提升審查力度,介入更多題材像是金融系統、環境污染等等的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又進一步收緊意識形態,都使中國新聞自由度更加惡化。

亞太地區評級中,帕勞(台灣譯帛琉)新聞自由度排名第一,新西蘭第3,澳大利亞第5,日本與台灣同列第7,屬於「新聞自由」地區。韓國第15,香港第18,屬於「部份自由」地區。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並列第31,中國第39,朝鮮位列最底40,屬於「無新聞自由」地區。

這份調查世界199個國家或地區的報告中定義的新聞自由包括:體質強健的政治相關新聞報道,記者的人身安全受到保護,政府最小程度的介入媒體,以及媒體受到最小的法律及經濟壓力。

新聞自由度急遽下降的主因是許多國家之中媒體的黨派分化或極端化情形嚴重,記者面臨法制之外的威脅及遭受人身暴力的程度上升。

香港引發關注

報告指出,2015年底香港銅鑼灣書店四名有香港身份證的員工因出版批評中國政府的「禁書」而失蹤(另一名失蹤者桂敏海為瑞典籍),是「加深人們對北京政府否定香港『一國兩制』的憂慮」。而在電視鏡頭前「認罪」也被認為是新形態的壓迫。

香港具有領導地位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在2015年被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收購,該集團和中國政府的深厚關係,也加深中國政府介入香港媒體界的擔憂。

2015年度報告要點

  • 世界上只有13%享有新聞自由

  • 世界上41%人民享有「部份新聞自由」,46%人居住在無新聞自由的環境中

  • 新聞自由程度下降最多的國家依序是:孟加拉、土耳其、布隆迪(台灣譯蒲隆地)、法國、塞爾維亞、也門、埃及、馬其頓、津巴布韋(台譯辛巴威)

  • 評級最差地區或國家:白俄羅斯、克里米亞、古巴、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台灣譯厄利垂亞)、伊朗、朝鮮、敘利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評級最佳地區或國家:挪威、比利時、芬蘭、荷蘭、瑞典

「自由之家」表示,新聞自由在中東岌岌可危,政府軍隊與民兵都想增加對新聞的控制,迫使新聞機構「選邊站」,創造出一個「敵友分明」的媒體環境,並且妖魔化那些不願意配合的媒體。

而在此同時,所謂「伊斯蘭國」及其他的極端組織持續攻擊媒體,並透過自己的網絡散播消息,不再需要透過已有的新聞機構來向大眾傳播訊息。

在法國,2015年初幽默諷刺畫報《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遭襲擊事件使得法國在年度評級中下滑。自由之家的報告也進一步指出,因為安全及法律考量的媒體自我審查「使得政府當局更有力的進行大範圍的控管而不受監督。」

(編譯:劉子維責編:蕭爾)

本文轉載自BBC中文網

原始網址:自由之家:全球新聞自由度12年來最低  香港引發關注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