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線電視收視普及率高達六成,全台有520萬用戶,每月平均繳交540元收視費用,全年產值超過300億元;拆解有線電視帳單,富邦集團、中嘉系統平台、頻道版權代理雙頭賺,分走最多產值,掌握最大版權費分配權。
有線電視產業鏈分為有線電視系統營運商、頻道代理商、頻道業者,目前台灣有線電視收視戶每月平均繳交的收視帳單540元中,240元為頻道授權費,由頻道代理商及頻道業者所得;300元則為有線電視系統營運商所得。
台灣有線電視收視戶有520萬戶,有線電視經營區分為51區,共有63家有線電視系統營運商;其中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及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安博凱,新加坡上市公司APTT,簡森垣、廖紫岑家族旗下凱月投資,四大集團共掌握全台396.45萬戶,市占率76.24%,等於掌握全台四分之三有線電視收視戶。
其中,蔡明忠、蔡明興旗下凱擘及台灣大哥大(台固媒體)共掌有164.6萬戶,市占31.7%;安博凱旗下中嘉有113萬戶,市占21.86%。
台灣有線電視產值約300億元,蔡明忠、蔡明興旗下公司累計收取164.6萬戶收視費,扣除頻道版權費,每個月約300元,每年收入近60億元,是有線電視系統營運商最大贏家。
業界分析,台灣五大頻道代理商富邦集團、年代練台生、中嘉、永鑫、允成;前三大掌握八成頻道版權費分配權,富邦集團主要代理頻道包含東森、緯來、福斯、momo等頻道家族,掌握每月頻道版權費超過80元。年代練台生旗下佳訊主要代理頻道有三立、年代、壹電視、非凡、東風、MUCH,掌握每月頻道版權費達60元。中嘉旗下全球代理中天、八大、TVBS等,掌握每月頻道版權費約60元。
不少有線電視系統營運商跨足頻道經營及頻道代理,影響力將撼動產業,讓NCC對於每次有線電視股權交易案都不敢掉以輕心。

身價非凡 股權交易好熱
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近年股權交易頻傳,金額動輒數百億元,每戶價值高達5萬至6萬元,身價非凡原因在於連到家中這一條電視線有很大商機,即使OTT業者搶走部分目光焦點,也搶不走上網跟智慧家庭新服務的帳單。
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近年股權交易頻傳,交易金額動輒六、七百億元,例如中嘉交易金額745億元,等於中嘉113萬用戶,每戶價值6.6萬元。以台數科大股東凱月收購新永安及大揚共18.8萬用戶為例,交易金額約100億元,每戶價值5.3萬元。
有線電視出售案身價高,吸引了眾多業者爭奪,除每年超過6,000元的收視費現金收入,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率(EBITDA Margin)高於獲利穩定的電信產業,更看好後續加值收入。
有線電視及電信產業習慣用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率來評價獲利能力,以台灣大為例,旗下有電信及有線電視業務,電信業務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率為34.9%,有線電視業務(包含收視服務及寬頻上網)則為53.6%。
更重要是有線電視系統營運商掌握電視線,服務進入家庭市場端的最後一哩,現在提供有線電視收視服務、擴大至寬頻上網服務,未來還有更多可能。
台灣有線電視普及率高達六成,採用有線電視寬頻上網用戶數近130萬戶,占有線電視用戶滲透率僅25%,還有很大成長空間,加上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後,釋出頻寬空間可望全面提升有線電視寬頻上網速度達1G。
近年有線電視營運商積極跨入隨選視訊、OTT、智慧家庭應用,是除固定的收視費收入外,另一塊有潛力的大商機。
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原文出處:有線TV大餅 富邦中嘉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