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自由通訊傳播協會

Association For Free Communication

頻道內容變慘業 三路突圍

發表留言

國內電視頻道內容業者2017年遭逢寒冬,以往獲利良好的三立電視廣告「掉很多」;緯來電視的財報也顯示2017年上半年獲利較2016年同期年腰斬,電視頻道內容業者面臨廣告衰退、盜版衝擊、又不能上其他MOD等新平台的三大問題,業者原本希望能夠「內容為王」,現在卻變成「內容慘業」。


立刻加入自由通訊傳播協會Facebook專頁,按「讚」看更多媒體產業新聞!

 

收視平台內容分潤狀況、影視產業鏈、營收結構、近年台灣廣告營收消長 圖/經濟日報提...收視平台內容分潤狀況、影視產業鏈、營收結構、近年台灣廣告營收消長(圖表來源:經濟日報)

 

緯來電視201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稅後純益7,116.5萬元,年衰退逾五成,每股純益0.62元,不到2016年同期1.32元的一半。緯來表示,媒體進入寒冬多年,但2017年特別不好,外在的經濟大環境不理想,電視業者本身的廣告大餅也被網路業者瓜分,加上很多成本墊高,對營運影響特別大,過去收視率高的節目還可以獲得較多廣告,如今即使節目的收視率增加也爭取不到更多的廣告。

過去收視率表現優異,廣告收益頗豐的三立電視2017年也大受影響,三立副總張正芬表示,廣告真的掉滿多的,每個月各有消長,要看全年結算的結果,但初步看來2017年廣告收入真的不好,三立目前是靠自製節目銷售版權所得拚出第二個獲利引擎。

這些個別業者的表現不佳,有跡可循。隨著民眾滑手機、看直播等閱聽習慣改變,廣告大餅大幅往網路平台遷移,根據MMA(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公布的「2017年台灣媒體白皮書」,2016年台灣整體廣告總額達604.6億元,年增2.47%,網路廣告再創新高,大幅成長33.7%,達258.7億元,超越台灣有線電視及無線電視總和的225.3億元,成為台灣第一大媒體。

2016年網路廣告快速崛起,有線電視及無線電視的廣告衰退幅度為個位數,但2017年以來,有線電視及無線電視來自廣告營收衰退的更多,甚至有業者評估,2017年以來,有些頻道業者廣告收入衰退幅度高達二到三成。

內容頻道業者分析,廣告衰退是全球趨勢,很難抵擋,但是台灣業者最頭痛的問題,是與平台業者的分潤不公平,使得內容頻道業者處於產業鏈中最弱勢的一環。以國際上的慣例而言,內容業者的營收結構有七成來自版權費用,三成來自廣告,台灣的情況正好相反,在版權費用上拿不到應有的收入。

內容頻道業者指出,消費者會覺得現在的收視平台百花齊放,除了傳統的有線電視外,中華電信MOD及KKTV、Netflix等OTT業者都紛紛加強力道經營,按理內容頻道業者在更多平台上架,可以收到更多版權費,但事實上台灣平台上架卻有一套潛規則,上、下架權利及版權訂價權都掌握在他人之手,讓內容頻業者在多平台上架,卻不一定可以拿到更多的版權授權,盜版業者猖獗,更讓業者雪上加霜。

內容業者希望,平台業者可以回歸應有的角色,收取平台費,並將內頻道及內容套餐組合權回到內容業者手上,讓內容業者有更多資源可以投入產製,帶動產業正向循環。

 

 


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原文出處:頻道內容變慘業 三路突圍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