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華為
華為出問題,台灣要小心?
【大紀元4月2日訊】(美國之音報導) 由於其不透明的黨政軍關係,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公司在海外投資屢屢受阻,而中國製造產業的供應鏈業者許多是台灣企業,也引發了台灣企業是否該同時受到質疑的議論。
中國軍方與民間企業關係深
美國智庫“2049計劃協會”執行主任、前美國國防部中國科科長石明凱(Mark Stoke)日前在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一場有關華為公司的研討會上說,中國軍方有著綿密的電子間諜網絡,除了中國政府各部門,也包括許多中國的研究機構,其中也有針對台灣的。他說:“有另一個組織牽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區,舉例來說,南京軍區針對的是台灣,在那裏有兩個技術局,專職監視台灣的電磁及電腦活動。”
石明凱指出,藉由分包合同,解放軍與許多學術單位,如四川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建立關係。此外,解放軍也與私人企業有深切關係,例如信息安全公司啟明星辰(Venus Tech)。啟明星辰在其官方網頁上介紹說,“長期以來,啟明星辰公司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與鼓勵”,並且“在政府和軍隊擁有80%的市場佔有率”,同時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營運商提供安全產品、安全服務和解決方案。”
而具有解放軍背景的華為,也一直是受到關注的目標。
台灣供應鏈是否也出問題?
根據他的觀察,石明凱發現中國信息產業的製造供應鏈非常複雜,而大多由台灣的廠商掌控,他認為在華為的例子上,這一情況值得注意:“台灣企業可能在為華為提供晶片等方面扮演任何角色嗎?我無法確定,但我猜測台灣企業可能有所牽連。但底線是,供應鏈是非常複雜的,華為是受中國管制的中國公司,但台灣企業在信息產業上扮演重要角色。”
傳統基金會的史劍道(Derek Scissors)則持保留態度,因為他認為供應鏈隨時在變,台灣可能隨時失去優勢,如此美國的安全考量也要重新思考。他說:“許多經過台灣的電信產業製造供應鏈,並不會永久持續。不會。在這點上我站在不看好台灣的一方,而台灣應該要對這樣的情況有所警覺。供應鏈相對來講成長迅速,現況也將隨時間改變,這表示我們審視商品出產地,以及哪些地區屬於敏感地區,也應該隨之改變。”
大西洋理事會國際安全項目主任傑森.希利(Jason Healey)則認為,從供應鏈下手來檢查安全性,是很困難的。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從供應鏈下手很困難,你可以在進口時隨機測試商品,你可以購買一些專門檢測華為產品的儀器,看看它們有沒有奇怪之處,有沒有將某些不必要的資訊傳回中國。這些是處理風險、降低風險的做法,而非試圖避免風險的做法。”
希利認為,還有另一個可以探究安全性的做法,就是看看產品當中主要技術的供應者是誰。他告訴美國之音:“我想越多高價值的零件是在中國製造的話,越有可能有問題。像晶片等等,還有設計,因為設計者很容易將東西放進去,或設計『後門』。越多部份在(中國)那邊設計,就越容易在當中置入難以被查覺的程序。”
進軍台灣,華為對台是友是敵?
華為由於其與中國政府和軍方的密切關係,加上不透明的運作方式,導致了其在海外的擴展計劃受阻。英國拒絕了華為與英國電信的合作案,印度國營電信公司BSNL也出於安全理由,多次拒絕華為的競標。澳大利亞在今年3月底禁止華為公司參與該國的國家寬帶網絡工程。美國也多次禁止華為收購美國科技公司。
目前台灣立法院正在審議“開放中資來台投資項目”,電信業可能列在第三波,或是2012年下半年第四波的開放項目。台灣經濟次長黃重球曾說過,如果投資人是中國大陸軍方,或是具有軍事目的的企業,都將限制到台灣投資。不過目前華為已經在台灣佔有可觀的市場。
雖然無法直接對台投資,但華為公司在台灣有代理公司“訊崴技術公司”,並且已經獲得台灣主要電信商之一遠傳電信10億5900萬新台幣的無線網絡、基地台設備採購案,在取得另一家電信商亞太電信3.5G網絡與設備的200億新台幣的案子。根據《新新聞週刊》3月28號的報導,台灣的3G行動網卡幾乎都使用華為產品,中華電信部份自有品牌手機、網絡公司亞太網路的產品,都是華為製造。報導當中指出,華為有能力遠端控制這些設備與基地台,台灣的軍事通訊以及公民的隱私將失守,而之後如果台灣更採用了華為開發的4G移動通信技術與標準,則將“無法掌控通訊安全,形同國安門戶洞開”。
美國前國防部中國科科長石明凱指出,華為同時具有政治動機,並且對台灣抱有敵意。他說:“有一位退休的資深美國軍方官員與華為有關係,而他主張改變美國對台政策,他對台灣關係法抱持負面意見,這對我來講,是大有問題的。”
石明凱認為,華為在美國試圖影響美國對台政策,只會讓人產生反感,他希望華為在美國能夠對台灣以及兩岸關係採取和平、平衡的態度。
「華為」入侵 台灣門戶洞開 竊聽易如反掌
【大紀元2012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明健報導)有中共軍方背景的華為公司已悄然侵入台灣電信業。華為開發的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時長期演進)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4G)移動通信技術與標準,若將TD-LTE作為在台灣布建與營運的技術,台灣將完全無法掌控通訊安全,使台灣安全命門洞開。
台灣電信業近年來與大陸電信公司合作日趨緊密,如遠傳、台灣大電訊與大陸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都有投資合作的協議。但是,祇有華為公司掌握了關鍵的設備器材。電信網絡雖然是封閉式的,但因基地台遍佈各地,設備商(如華為)都會設定ID、密碼,讓技術人員可以遠端控制、管理,無須進入電信機房,就有能力竊取、竊聽個人通訊資料。
華為先取得台遠傳電信10.6億元的無線網絡控制器、基地台設備採購與維護案,進一步又取得亞太電信3.5G網絡、通訊設備的兩百億元標案。台灣的3G行動網卡幾乎都使用華為產品,中華電信部份自有品牌手機是華為生產,台灣大的固網以太網路也是華為製造,如今更擴展到3.5G基地台、核心網絡設備標案,華為業務逐漸蔓延全台灣。
然而,華為在台灣卻沒有分公司,祇能委身在敦化南路、其總代理「訊崴技術公司」的辦公室裡。據瞭解,華為去年四月份曾向經濟部商業司申請成立台灣分公司。此案直達包括馬英九在內的國安高層,在美國情報部門「嚴重關切」下,暫緩了華為在台設立分公司的申請。
在國民黨某位穿梭兩岸的「大老」奔走下,華為預計再度申請台灣分公司,以便搭上新一波中資開放的便車,爭取電信網絡在內的電信業投資許可。華為在台主管最近對台灣電信業者宣稱:上半年不開放,下半年鐵定開放。
華為入侵台電信業也引起台民眾的憂慮,擔心台灣保不住一條乾淨的電話線路。
華為現任董事長孫雅芳,大學畢業後在中共國家安全部(MSS)從事通信工作,後來在國安部安排下一九九二年加入華為。
2011年10月,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公開調查報告揭露,華為公司過去三年從北京政府拿到近2.3億美金的資助,為中共提供情報服務。
中情局的資料顯示,華為協助非洲、中亞、南美以及中共建構監聽及定位系統。在阿富汗曾為塔利班政權裝設電話通訊系統,替伊朗政府裝配電信定位技術監控伊朗民眾。
華為是全球第二大電信巨頭,但華為卻不是上市公司,股東也十分神祕詭異,其內部資金運作情況外界更無從知曉。
(責任編輯:謝東延)